新視界|智能讓快遞“跑”得更快
▲中通快遞畬江分撥中心,工作人員正在掃描快件條形碼。
●本報記者 林翔/圖
方俊鵬/文
通訊員 張廣月
隨著今年“雙11”促銷戰線拉長,來自全國各地的快遞陸續涌入梅州。面對如此龐大的快遞量,梅州各大快遞企業也開啟了“連軸轉”模式。日前,記者探訪了部分企業的分撥中心,了解廣大消費者的“戰利品”如何更快跑到家——
▲五華韻達分撥倉使用自動化分揀設備,快件將會自動落入所屬區域的格子里。
▲中通快遞畬江分撥中心工作人員在搬運可循環中轉袋。
現場
增加班次連軸轉
“雙11”促銷啟動以來,每天10時至13時,是中通快遞畬江分撥中心最忙的時間段。占地1.1萬平方米的場地上,大貨車來回穿梭,偌大的分揀車間也是一片忙碌的場面。120多名工作人員同場作業,成堆的快件被一一分揀到不同的區域,大部分當天就可送到消費者手中。
“‘雙11’期間,這里日均處理派件24萬件,比去年同期多出7萬件,比平時多出9萬件。為應對此次高峰壓力,我們臨時招聘了五六十個工人,增開一個班次10個小時的分揀時間,加班加點盡快把快件發出去。”中通快遞畬江分撥中心主管羅志波介紹,該分撥中心輻射全市(除了豐順縣)和河源市龍川縣,2016年10月投入使用后,快件再也不用都從揭陽分撥中心轉來,大大提高了速度。“明年計劃增設自動化分揀設備,每天能處理快件四五十萬件。”
30多公里外的五華縣韻世通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同樣一片繁忙,這個由中通、圓通、申通、百世共用的分撥中心,“雙11”期間每天處理快件10萬件。五華申通負責人江志華介紹,到了鎮一級,一些運營點可能同時做一個以上的快遞品牌,這種共用的分揀中心更方便他們,在這里可以同時攬4個快遞企業的件,不用跑幾個分撥中心,大大提高了速度。
效率
一分鐘可識別120件
“這是我們今年9月投產的自動化分揀設備,節約人力50%以上,提高效率30%以上,可在‘雙11’期間發揮大作用。”在五華韻達分撥倉,快件在自動化分揀設備上自動識別落格,負責人張紹美告訴記者,該分撥倉平時日均處理2萬多件,“雙11”期間日均處理量達到了4萬多件。
記者觀察發現,快件由傳送帶送到分揀機前,工作人員只需要將這些快件的標簽朝上擺放即可,分揀機隨即對每個快件的信息進行掃描,再往前傳送一段距離,就會自動落入對應的區域。“每件平均識別時間在500毫秒內,一分鐘可以識別120件以上,大大緩解了工作人員的分揀壓力。”張紹美說,“自動化分揀裝備的準確率達到了98%,隨著快遞業務量的持續上升,以后還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理念
發展與環保并重
市郵政管理局數據顯示,今年11月1日至14日,全市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快件突破1100萬件。其中,11月11日當天共處理快件近90萬件,同比增長36%,再創歷史新高。
目前,全市從事郵政服務和快遞服務的企業和分支機構達到113家,涵蓋郵政、順豐、圓通、申通、中通、韻達、百世、天天、京東和德邦等18個品牌。近年來,我市不斷完善郵政普遍服務和機要通信服務設施,目前全市建成3個日處理能力達10萬件、4個日處理能力達5萬件的快件處理中心。全市104個鄉鎮共有備案快遞末端網點926個,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100%,基本實現快遞服務“村村通”,以提高投遞速度提高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市郵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已動員全市郵政、快遞企業提高旺季人力運力儲備,集中力量最大限度調動資源,為旺季期間快遞服務保駕護航;同時邀請社會各界監督梅州快遞服務質量,呼吁廣大消費者對快遞小哥給予包容和關懷;將持續堅持發展與環保并重的理念,推動全市快遞業務旺季期間快遞包裝實現“減量化、綠色化、可循環”的目標,著力打造綠色“雙11”。
據悉,目前我市45毫米寬度及以下的膠帶封裝比例達99.2%、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97%、可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99%。另外,針對快遞包裝回收利用,我市還新增了84個設置標準廢棄物回收裝置的郵政快遞網點,建設了綠色示范網點5個。
>> 精彩圖文
梅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梅州網(包括梅州日報)”的所有文字、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梅州日報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梅州日報社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反上述聲明者,梅州日報社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③如您因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15天內來電或者聯系mzrbw@meizhou.cn。
網友評論
用戶登錄
使用第三方賬號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