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正家鄉味 吃出人情暖——記三十多年老牌客家菜館“大益友”餐館
●羅歡歡 李子瑩/文
羅歡歡/圖
飲食,是一方鄉土人情的縮影。客家人喜歡吃客家菜,特別是老一輩的客家人對客家菜的情結更是濃厚。
近日,記者探店發現一家位于梅城錠子橋梅塘西路的“大益友”餐館,這家有著三十多年經營歷史的老牌客家菜館,用人情味給梅城人帶來最深的回憶,傳承不一樣的感情。一起跟隨記者的腳步,品嘗這些讓你溫暖的客家特色菜品,饞一饞你的家鄉胃吧。
三十多年不變的老味道
老一輩的人都知道這家店,開辦于20世紀90年代,30多年來,“大益友”共搬遷了兩次,從百花洲搬到新南大道再到梅塘西路,這些味道早就烙印在食客們的心里。燜魚、苦瓜煎蛋、茄子煲,這三道菜便成為人們深深記載在腦海里最真實、簡單的味道,食客們絡繹不絕。
憑借著多年的廚師經驗和對本地人口味的熟悉,有30多年掌廚經驗的老板巫大廚也研制出了屬于自家的獨特味道。沒有精致的擺盤,更多的是濃濃的人間煙火氣,讓每一道菜都能吃到正宗的“梅州”味道。
養生又健康的招牌菜
正值秋冬季降溫的時候,一碗濃郁香甜的斑魚頭魚骨湯絕對是必不可缺的湯品,湯色奶白,味道鮮而不腥,加點蔥花或者香菜,相當滋補啊!餐廳負責人芳姨說:“我們必須做到保證食材的品質,店里采用的都是現殺的魚,新鮮度十分到位。”一條斑魚有兩種吃法,頭、骨拿來熬湯,斑魚肉被片成薄薄的魚片,在大廚的“施展”下,做成特色的斑魚煲,配上豆芽、青瓜等配菜,最后,澆上店里經典的秘制醬料,增香添味又不掩蓋魚肉的鮮度。
斑魚頭魚骨湯
客家人的飲食挺“講究”。在客家地區,有一種叫地膽頭的藥材,客家話叫地斬頭,有涼血清熱、滋陰補腎、增強抵抗力的作用,老少皆宜。這種不起眼的山間食材,在樸實、勤勞的客家人手中能變化出許多花樣。餐廳里的這道“地斬頭蒸雞”分分鐘能征服你的味蕾,加上藥膳后的清蒸雞肉,別有一番風味,養生又健康。
地斬頭蒸雞
客家人常說“豬紅打塵”,餐廳的“豬紅煲”也是必點的一道菜。豬紅即是豬血,富含維生素B2、蛋白質、鐵、鈣等營養成分。色澤紅潤、爽口軟滑、肥而不膩的豬血真的是一道下飯菜啊,撈飯再合適不過了。
30多年來,“大益友”餐館不斷成長,規模越來越大,菜色也越來越豐富……遠在深圳的李先生是忠實粉絲:“每次回梅州來都要來店里吃,因為這就是我小時候的味道 。”
>> 精彩圖文
梅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梅州網(包括梅州日報)”的所有文字、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梅州日報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梅州日報社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反上述聲明者,梅州日報社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③如您因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15天內來電或者聯系mzrbw@meizhou.cn。
網友評論
用戶登錄
使用第三方賬號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