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寧市:用志愿服務點亮文明城市之光
●本報記者 陳思杰
通訊員 董學廉 黃美麗 曾駿夫
日前,興寧市志愿者聯合會換屆大會暨第二屆第一次會員大會舉行,會上建立了“1+8+N”志愿服務隊伍(即1個縣級志愿服務總隊,8類包括理論政策宣講、文化文藝服務、助學支教、醫療健身、科學普及、法律服務、衛生環保、扶貧幫困等常備隊伍,以及若干具有自身特色和優勢的志愿服務隊伍),進一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和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
興寧市近年來整合社會各界力量,推動志愿服務向常態化、制度化、品牌化、社會化發展,讓志愿服務文化深入人心,營造了“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良好社會氛圍,讓志愿服務在興寧遍地開花。
成立突擊隊
凝聚青年力量戰疫
“現在興寧的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 但依然不可麻痹大意,大家要持續在村里做好防疫宣傳工作。”日前,興寧市龍田鎮團委專職副書記鐘燕在她建起的村級團組織工作群里像往常一樣發布信息,指導各村團組織干部做好防疫工作。
自疫情發生以來,鐘燕自始至終在防疫第一線,與鎮村其他的青年力量一起,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青年的責任與擔當。在興寧團市委的組織下,龍田鎮迅速組建起青年戰疫突擊隊,號召全鎮青年干部和團員青年參與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工作。
在前線,鐘燕與龍田鎮青年戰疫突擊隊隊員一道堅守崗位,進村入戶開展返鄉人員和全員信息摸排登記,不畏天氣嚴寒在各村路口值守,對過往人員進行體溫檢測、信息登記、對外來車輛勸導,用實際行動發揮“過濾網”的作用。在后方,她積極調配物資,支持和關心好“疫”線青年,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青年戰疫突擊隊志愿者向市民宣傳疫情防控知識。(興寧團市委 供)
龍田鎮青年戰疫突擊隊是興寧市各級團組織在重點領域組建的 27 支青年戰疫突擊隊隊伍之一。自疫情防控以來,各青年戰疫突擊隊近千名青年志愿者按照各級黨委統一指揮,主動做好政策宣傳、志愿服務及助力復工復產等工作。興寧團市委針對不同年齡段的青年群體,分類引導精準施策來守好防疫“責任田”,為聯防聯控和群防群治貢獻青年力量。
同時,興寧團市委還發動青年企業家和青聯委員參與力所能及的募集捐贈工作。截至目前,已捐贈大批口罩、防護服、消毒液、農特產品等,價值 10 多萬元,彰顯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青年擔當。
“疫情防控期間,團市委堅持‘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積極組織廣大團員青年志愿者并肩奮戰在各條戰線和各個崗位上,做好群眾宣傳引導、防疫監測站點值班值守、關愛低齡弱勢群體等工作,同全市人民一起,全力以赴,共克時艱,充分發揮團員青年在抗擊疫情中的生力軍和突擊隊的作用。”興寧團市委書記王超宙說。
幫扶遞溫暖
情系特殊困難群眾
“謝謝你們的關心和幫助,我們一定會克服困難,積極把孩子培養成才,不辜負大家的關懷和期望。”日前,梅州、興寧團市委組織志愿者,對“青年云支教”受助學生開展家訪和幫扶活動,受訪學生家長對愛心人士給予貧困學子的關心深表感謝。
自“青年云支教”工作開展以來,興寧團市委主動對接扶貧、教育等相關部門,通過前期的底數摸查,最終確定67位貧困戶家庭學生為幫扶對象。活動動員一批大學生志愿者、團干部開展結對幫扶,為有學習困難、心理障礙、身體殘疾等貧困青少年提供“一對一”“多對一”精準服務,在學業、就業、心理健康、體質健康等方面為幫扶學生提供幫助,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提供有力保障。
與此同時,該市各志愿組織也紛紛開展助力貧困學子的志愿服務項目,興寧市陽光義工協會便是其中之一。今年以來,該協會對興寧市90間中小學的431 名貧困生進行了可行性調查以后,采取“下鄉調研中小學校—收集信息—家訪—篩選—結對資助人—發放助學金—反饋—評估—總結”的閉環流程,實行“資助人 + 志愿者 + 學生”長期跟進的模式,通過物質幫助和精神關懷,培養學生樹立正確三觀、健康成長、感恩社會。該協會會長劉英告訴記者,今年以來,他們共資助了 483名山區貧困學生,發放助學金近50 萬元。
志愿者前往山區學校開展助學活動。(興寧團市委供)
除了貧困群眾,其他特殊群體也是志愿服務的重要對象。今年的12月3日是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當天上午,40多位殘疾人士在志愿者們的協助下,前往參觀興寧市神光山旅游風景區和永和鎮風衣谷農耕體驗園,共同觀賞興寧的發展變化。“很多殘疾人朋友是第一次登上神光山,這對于他們來說可謂是終生難忘的經歷。”興寧市陽光義工協會會長劉英說。
志愿者對殘疾人士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劉英 攝)
“截至目前,興寧全市注冊志愿者人數達3.67萬人,注冊志愿服務組織及團體328個,累計開展志愿活動4538次,累計服務時長達68.38萬小時。覆蓋了扶貧濟困、志愿助殘、社區矯正、環境保護、關愛退伍老兵、關愛特殊青少年等領域。”興寧市志愿者聯合會會長劉學偉表示,該市將進一步團結、凝聚廣大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在文明城市創建、脫貧攻堅、生態環境保護、扶貧濟困等方面發揮作用,用愛繼續奉獻光與熱,用志愿服務點亮興寧文明城市之光。
>> 精彩圖文
梅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梅州網(包括梅州日報)”的所有文字、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梅州日報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梅州日報社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反上述聲明者,梅州日報社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③如您因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15天內來電或者聯系mzrbw@meizhou.cn。
網友評論
用戶登錄
使用第三方賬號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