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視界丨“大風車”轉出綠色夢
●本報記者 林翔/圖 傅思林/文
11月的一天,平遠縣東石鎮太陽村,海拔800多米的尖山頂寒風呼嘯。
廣東粵電平遠茅坪風電場建設現場,巨大的風機葉片即將完成組裝,背后不遠處是已經完成安裝的風力發電機組。
山巔,一根90多米高的白色高塔直指云霄,在它腳下,30多名工人、2臺吊機正等待著一位特殊的“客人”。放眼四顧,一架架風車點綴著眾人身后的青山藍天,眼前是市重點項目之一廣東粵電平遠茅坪風電場項目建設現場,也是梅州首個陸地風電項目。
下午3點,時間差不多了,技術員柳劍抖擻精神,提醒施工組注意避讓。順著他手指的方向,一輛裝載風機葉片的特種運輸車從山下緩緩駛來,修長的葉翼高翹入天,巨大的體積令人嘆為觀止。“這就是我們在等的‘客人’——風車葉片,每個葉片長70米、重18噸,相當于10輛小汽車。”
七十米長的風機葉片由特種運輸車運送上山。
上山,是風機零部件運輸的最后一程,也是最危險的一程。山路崎嶇,運輸車動力不足,需要兩臺推土機前拉后推,20分鐘才挪進百余米的路程。直至下午3點半,負責二次倒運的司機鄭加文才順利“落站”,在此之前,他已歷經了從江蘇到梅州的3天長途奔波。
技術員柳劍開始忙碌起來,指揮吊車和工人們齊心協力在兩米長梯上將風機葉片用2條繩索拴住,借力調整方向。緊接著,10余名工人圍成一團,合力將車葉對上風機輪轂接口,逐個用112顆螺栓將葉片重重固定……
工人將繩索綁在葉片上準備吊裝。
“每安裝一臺風機至少需要一周。自3月開工以來,我們已經安裝10臺風機,預計今年底完成全部15臺風機建設。”項目副總工程師曾日洋介紹道,該項目總投資4億多元,建成后每年可為電網提供清潔電能1億千瓦時,實現產值約6000萬元。
風電是一種清潔環保的可再生能源,廣東省更是全國電力生產和消費最大的地區之一。2018年,平遠縣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攜手廣東省風力發電有限公司,積極發展風電新能源項目,充分發揮天然風力資源優勢,搶抓綠色能源發展機遇,推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
葉片從運輸車吊起,準備與輪轂對接。
一名工人從已安裝完兩個葉片的輪轂中爬出。
“清潔能源項目建設還得同環境保護相得益彰,才有發展的意義。”曾日洋告訴記者,廣東粵電平遠茅坪風電場項目始終將環境保護作為“底線”,將在項目落成的同時盡快復原山林生態,著力構筑綠色能源與生態保護和諧之美。
“等到春天,這里不僅會栽上綠樹紅花,還會逐步完善道路修復,連接周邊梅畬村等美麗鄉村,到時候肯定成為平遠旅游一個‘打卡點’。”臨走前,曾日洋站在風機腳下滿懷期待。
>> 精彩圖文
梅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梅州網(包括梅州日報)”的所有文字、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梅州日報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梅州日報社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反上述聲明者,梅州日報社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③如您因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15天內來電或者聯系mzrbw@meizhou.cn。
網友評論
用戶登錄
使用第三方賬號登錄